江南app体育消费降级后我在菜市场找到了真正的生活如果你打开社交平台搜索“菜市场”,你会发现“菜市场小吃攻略”“菜市场服装店”“南方菜市场贴心服务”“北方菜市物价”等等火热的关键词。甚至你还能看到各大博主纷纷打卡“网红”菜市场,并总结一份“逛菜市旅游攻略”,贴心地为你指路城市里那些最好玩、最好逛的菜市场。
五块钱能买一大碗粉,两块五能买一份新鲜出炉的鸡蛋糕,十块钱三把的鲜花......阿婆放下小筐,摆出新鲜爽脆的自家种的蔬菜;阿叔抹了抹手,把天不亮从屠宰场运来半扇猪摆上案台。在菜市场里,生活卸下了花里胡哨的外包装,变成最真诚的模样。
早起逛菜市是特别治愈的事。买杯豆浆,加一笼小笼包,吃饱了就开始逛。看见有喜事的大叔拎着一个羊腿,待会还要去上班的阿姨挑了一把还沾着露水的小菜,晨练结束的老奶奶不紧不慢买了两块豆腐......挑挑拣拣一阵走出菜市,才7点多一点,此时正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这时候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的哲学不在远方,就在菜市场。
在书里,作者陈慧也叫三三。因为她在娘家排行老三,三儿是她的乳名,因此菜市场里那些熟悉的老面孔就叫她“三三”。
三三是菜市场小摊贩中的一员,不过她自称是菜市场的露天“游民”。因为她没有固定摊位,而是推着一辆改装的手推车载着满满当当的百货在菜市场里“流窜作案”。这辆五颜六色的小推车在菜市场里很惹眼,谁要买东西了,招招手她就停下来了,火机、刷子、苍蝇拍、塑料盆、衣架、沐浴球......应有尽有。
三三说,那一年她才二十多岁,从家乡远嫁到了这个陌生浙东小镇。丈夫在外打工,公婆帮不上忙,她一个又要带孩子,又要想办法谋生。“货郎摊”这份工作好像不够体面,但帮助她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她对待顾客总是笑脸相迎,久而久之,大家也接纳了这个独自打拼的异乡女人。
三三在菜市场扎了根,她把这里当作人世的瞭望口,勤勉地谋求生活的保障,也在此间小心地窥探人间万象。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也闯入了她的世界。
“包子铺没有招牌。蒸包子的大炉子和卖包子的小方桌摆在屋外,鼓风机嗡嗡响起,橘的火苗蹿出炉火外好远,叠得 高高的蒸笼浓浓蒸气缭绕。马路上的行人老远就明白了,这是个包子铺江南平台app体育。”
老板是个的年轻师傅。他不高,身材却很壮实,四方的脸红扑扑的,笑起来眉眼弯弯。他系着洁白的围裙,袖子挽得老高,像一个转得停不下来的风车一样忙个不停。他做的包子馅料足,口味顶呱呱。
“馅中有汤,汤中有馅,这才是汤包的绝妙境界......用鸡肉、筒骨、猪皮及数种秘制香料小火煨出富含胶原蛋白的浓汤,待其冷却,再与肥瘦参半的猪肉丁调配而成的。裹进包子皮前,包子馅还是凝固的一坨。出笼后,浓汤冻已然化开,颤颤巍巍,与肉丁完美相融。”
有一天,年轻师傅拎着两个汤包出了门,外婆偷偷跟上了。年轻师傅直奔镇上的初中,在冬青树下等啊等,等来了一个瘦瘦的男孩。那个男孩,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他的母亲走得早,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个,生下了弟弟。该到了上高中的年纪时,继母说家里供不起江南平台app体育,让他去当学徒。外婆气得上门理论,他却说,妈妈说得也对。后来,他的爸爸病了,继母只好去外地打工,留在家里的弟弟日子过得也紧紧巴巴、可可怜怜。
外婆看着兄弟二人的身影,眼圈不禁红了,她什么也没说 ,只是在下次师傅去给弟弟送汤包时,偷偷在塑料袋里塞了两个热乎乎的煮鸡蛋。
老太太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小镇来的,一开始卖祭祖用的经佛、元宝,可是那玩意除了清明节并没有销路。老太太每天掰着手指叹气,大伙儿忍不住笑,都等着看她什么时候转让铺面,败兴回家。
没想到老太太脑子格外灵活,她每天早早赶去本地菜农手里批发蔬菜,再一点一点搬回自己的小摊上。新鲜的豌豆荚、毛笋、茭白、鞭笋、洋芋、栗子、 柿子......收到什么,就卖什么,卖不掉的菜隔天就进了她自己的饭桌,总之绝不浪费一点。
出售成捆的苋菜梗卖不掉,蔫吧了,没形了,她就自己动手制作苋菜咕。这种盐腌制的特色小菜味道特别大,路过的人被臭得捂住鼻子,老太太干脆支起油锅,卖起了炸臭豆腐。甚至在自己的小摊销量不好的时候,她就把东西一腾,用五十块一天的价格把自己的位置转租给外地来做短线生意的小贩。
不过,在本该开始颐养天年的年纪,却撸起袖子到处奔走,少不了招来旁人的多嘴。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在家享清福,非要在外奔走,她不提的儿子,正上大学的孙子,只是说:“啊呦!这样多好,大家都清净!”
三三也写下她的故事。她说,她在老太太身上看到了自己。这个勤奋的瘪嘴老太太就像她未来人生的模版江南平台app体育。
这个人叫阿瓜。他每天在菜市场低头闷走,吧哒吧哒地,仔细搜寻着掉落的钱。他的眼睛就像 磁铁,滋滋的冒着电去追踪、去发现。那些不知不觉中滚进角落里的钢镚儿,团得皱巴巴地丢在菜市场脏乱不堪的地面上、和五颜六色的废纸没什么两样的纸币,大概率都会进了阿瓜的兜里。
大伙儿爱打趣他:“今天捡了多少?阿瓜运气噶好,以后我也和你捡钱去吧!”“阿瓜,侬个笨蛋,一百元的钞票又不会烫坏手?侬刚才怎么不捡?”“阿瓜只是嘿嘿笑。
阿瓜还有一个弟弟叫阿元。阿元却很聪明,从小都是尖子生。阿瓜却只上过两回小学,第一回是自己上的,第二回是陪弟弟上的。阿瓜小时候确诊了先天愚型,读书读不明白,乐呵呵的他就当了弟弟的大跟班,护送弟弟上下学。
弟弟后来高考当了状元,毕业去了省城,阿瓜就留在了小镇陪伴爸妈。他每天傍晚推着一把轮椅,轮椅上坐着他行动不便的老父亲,去七彩公园看落日。
旁人看了,就爱和阿瓜爸爸说:“阿元爹,侬现在过得介安逸,全靠阿元给侬长脸啊!”而阿瓜的爸爸却说,别人眼中傻傻的阿瓜,才是他们夫妻俩的依靠,也是他们的骄傲。
她写昌铜匠,说这个老人气质像大隐隐于菜市的武林高手,她写捕蛇人郭关军的胆大心细,她写十年如一日做烧饼但烧饼还是很难吃的老秦,她写惊风鬼扯去、连滚带爬来的屠夫,她写因为八十块绝交的卖栗子女人和修鞋女人......
在她的笔下,他们就像菜市场里的菜一样,叶子上还附着露水,外壳裹着潮乎乎的泥巴,看起来土里土气的。但是他们也如同这些农家菜、山货一样,看着土里土气,内心却是甜滋的、脆爽的、实在的。
菜贩、肉贩、卖野货的、卖包子、摊烧饼的、修锅的、收破烂的、捡钱的、乞讨的......他们组成了菜市场群像。
三三潜伏在他们之中,像是个菜市场的故事捕手、人间故事观察者,把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故事都一一记录下来。明明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却让她写出了生活真正的滋味。
很难说是小镇的菜市场造就了今日的我,还是我将菜市场作为了人世间的瞭望孔。我从来没有想过写作有什么用途,也没有什么成为作家的梦想和情怀,我把写作当成日常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跟有些人热衷打麻将、旅行、喝酒一个道理。
有些人难得光临一次菜市场,他们忍受不了菜市场的繁芜喧哗,厌恶随处可见的鸡毛蒜皮。可于我而言,菜市场烟火气十足,是个热气腾腾的、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好地方。我扎根于此间,勤勉地谋求生活的保障,也在此间小心地窥探人间万象, 恭恭敬敬地记录着平凡人的温情或悲伤。这是属于我的“在菜场,在人间”。
Copyright © 2002-2023 江南·体育(JN SPORTS)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苏ICP备15047572号-1